烈日炎炎,初伏已经过去大半,本次海内外中医药交流培训活动也逐渐走向了尾声。在学习与工作之余,为了照顾不远万里来来北京学习的法国少阳国际中医药大学的实习学员们,由北京中医管理局、北京侨务办公室牵线、北京海外华侨华人中医药培训基地共同组织了一场“医学文化寻根之旅”。北京侨务办公室史立臣副主任、耿朝东处长,北京中药管理局潘越处长,北京朝阳中西医结合急诊抢救中心副院长兼海外华侨华人中医药培训中心主任郝天智也参加了此次医学文化寻根之旅。
法国实习学员在北京市鼓楼中医院与北京中医局潘越处长(中)、北京朝阳中西医结合急诊抢救中心郝天智副院长(右四)及北京市鼓楼中医院耿嘉玮院长(右五)黄晨书记等领导合影留念
旅行的第一站是北京市鼓楼中医院,北京市鼓楼中医院是一所有六十余年历史的中医院,它不仅仅是国家中医药发展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示范基地,同时也是北京市社区中医药人才培养‘回归扎根’工程中医类别全科医师岗位培训临床实习基地。医院领导对本次参观学习非常重视,耿嘉玮院长、黄晨书记、周英武副院长和王玉玲副书记等领导班子成员全程陪同。
北京中药局潘越处长陪同法国少阳国际中医药大学马帆校长参观北京鼓楼中医院文化墙
北京中医局潘越处长陪同法国实习学员体验针灸
北京鼓楼中医院周英武副院长向北京朝阳中西医结合急诊抢救中心郝天智副院长介绍医院特色科室及医院建设情况
法国实习学员们参观药房时学习使用中国传统秤杆
法国实习学员品尝药茶的同时,黄晨书记亲自给讲解药茶的配方和奇妙功效
在多功能厅,学员们观看了传统制剂工艺——蜜丸制作演示,品尝了“新鲜出炉”的山楂丸。
法国实习学员在现场在耿嘉玮院长、王玉玲副书记指导下制作中药香囊
法国实习学员们到达鼓楼中医院后受到了热情接待,不仅参观了医院的针灸科、中药房和鼓楼中医院的文化长廊,还品尝了中国的药茶、酸梅汤以及手制药丸,更了解了药囊香包的历史,并亲身参与了药囊香包的制作。学员们都对那些自己亲手制作的香包爱不释手,并对北京市鼓楼中医院的环境与悠久的历史表示了赞叹。
北京中药局潘越处长、北京朝阳中西医结合急诊抢救中心郝天智副院长与法国实习学员在大栅栏同仁堂总店合影留念
在结束了中午的欢送宴会之后,法国实习学员们又来到了位于大栅栏的同仁堂总店。同仁堂作为全国中药行业著名的老字号,历经八代皇帝,经受过三百多年的风雨。学员们在同仁堂见到了国外所没有的珍惜药材与神奇的穴位铜人,在叹为观止的同时,他们也对这段旅程表示了由衷的感谢。
北京中医局潘越处长正在听讲解员给法国学员们讲解同仁堂的历史,同仁堂立店三百余年,他们始终恪守“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古训,树立了“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的自律意识
法国少阳国际中医药大学校长马帆正在给学员们讲解同仁堂药膏的作用
法国实习学员们在参观同仁堂珍稀药材药柜,他们对古老的中药材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过去的十几天里,我们看到了北京现代化的一面,而今天通过这次旅行,我们又看到了他神秘、特别的一面。”一位学员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表示,来到北京,来到北京朝阳中西医急诊抢救中心学习,这其中的收获已经无法简单的去衡量。而这次学习之外的旅行,带给他们的是另一种惊喜。“就像是拨开了传统文化的面纱,它其中的美丽与深奥,让我迫不及待的想要开始下一次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