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您的位置: 首页 > > 专题活动
打响“战疫”丨英勇逆行者:您的健康由我们守护
2020-02-02 09:34  浏览:897

1月28日,国家向我集团发出召集令!!!

我院闻令而动,迅即发出组建应急医疗队的倡议,不到24小时,270余人踊跃报名,第一批战备医疗队应声成立,30日正式进入战前动员培训。首批26名队员,个个精挑细选,人人称得上我们身边耀眼的“星”。下面让我们走近他们,听听他们的声音吧……

 

于忠和(第一梯队医疗组组长、肿瘤科主任):一位70年入伍的老兵,也是17年前军区总医院参加抗击非典之战第一梯队的主任。今年65岁的她是应急分队年龄最长的,可她的精气神一点也不输年轻人。疫情似火!她毅然退掉去三亚的机票,大年初一、初二连续担负发热门诊值班任务。“国家有难、匹夫有责。作为军队出来的,受党教育多年,经验最丰富,也没有什么牵挂,这个时候我不带头什么时候带头?我不上谁上?以老带新、重上战场,我责无旁贷!”她的话掷地有声,这就是一个老党员的铮铮誓言!在她的带动下,肿瘤科纷纷递交请战书,成为这次申请参战人数最多的科室。

 

经世弟(第二梯队医疗组组长、院长助理):我院神经重症医疗专家,现任第四党支部书记。回想起抗击非典时,他刚毕业在军队医院试习,参加誓师大会热血沸腾,最后没能参加一线作战,至今都感到遗憾。眼下,国难当前,他说:“作为一名党员,紧急时刻必须冲锋在前,到最危险的一线去,我今年35岁,有年龄优势和专业优势,有充分理由参战”。我们还了解到,他的妻子也在医疗战线,两人都向组织递交了请战书,真可谓是“夫妻本是同林鸟,疫情来临共应对”。现在他被组织批准参加应急医疗队,并任医疗组组长。他表示:深感光荣和自豪,已做好充分思想准备,随时听从组织召唤奔赴前线。

 

黄海涛(第一梯队医疗队队长、医务部副主任):是医院领导反复考虑、指定的执行这次应急任务的领队。他过去在军队医院工作,参加过多次大项任务,执行这次任务对他来讲也是第一次,难免压力山大。他讲:“这次任务的不确定性不可预知性,光有满腔热血不行,还要有充分准备,搞好心理疏导、抓好技术培训是出征前的重点工作”。一句话看得出,他的确思路清晰,是一个比较合适的队长。他表示:一定周细考虑,发挥好退役军人和党员的作用,搞好组织协调,抓好自身防护,完成好上级赋予的任务,决不辜负组织信任,请领导和同志们放心!从他的自信和坚定眼神中,我们相信他们一定能不辱使命、不负重托,当好医院的代表队。

 

司玉静(第一梯队护理组组长、脑病中心护士长):年龄不大,阳光活泼,已担当重任,曾经军队医院环境的熏陶,显得快人快语、干脆利落。大年初一,她在石家庄老家接到通知,心想作为医护 ,医院就是战场,疫情就是命令。面对严峻疫情,又时逢脑病高发期,病房床位满员,医护人手紧张,当晚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第二天返京途中做通丈夫工作,当天将丈夫送上返澳的飞机,安顿好5岁的孩子,初三一早就返岗忙碌上了。她边调整值班人员,边向领导主动请缨:“如有需要,请让我去吧!”她说,自己虽然没当过兵,在军队里呆久了耳濡目染,服从指挥、听从召唤铭刻于心,“有国才有家”,现在国难当前,我们义不容辞。她说的话朴实而让人感到,她用自己的勇敢、担当书写着属于她的“三十而立”。

 

王博思(第一梯队护理组成员、急诊科护士):护理组唯一的党员,刚29岁已是急诊科护士队伍的中坚力量,回忆起15年医院初建至今的情景,句句透露着对医院的热爱,这几年每年春节都在医院度过,万万没想到今年回正定老家过节,大年初二就接到返岗通知,她意识到疫情的严重性,“作为护士,必须第一时间赶回去!”可村里道路封闭又不通车怎么办?她心急如焚!最后求得父亲的支持,又一同说服村长放行,平时从村里到车站20多公里的路,父亲骑了近3个小时的电动车才把她送了出来。说起艰难的归途,这个留着短发的坚强姑娘,禁不住有点小激动。这两天,她通过强烈申请、耐心做母亲的工作,已做好出征准备,正全身心投入战前训练。宝剑锋自磨砺出。“能到一线去,既是一次锻炼,更是一次磨砺,再危险也值得!”她满怀期待和自豪,干练的言语透着飒爽英姿。

写到这里,我突然眼前一亮,这些人不就是我们身边的“最美逆行者”吗!接触到的5名同志,4位正在进行紧张的战前训练,1位还在岗忙碌,我们不便过多打扰他们,这里黙黙地祝愿他们:出征顺利、凯旋归来!


发表评论
0评